畜禽養殖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農產品,也是推動農民發家致富、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。然而,隨著畜禽養殖規;l展以及農業傳統生產方式的改變,畜禽養殖污染日益成為一大問題。重慶市長壽區是一個養殖大區,長期以來,當地深受養殖污染之苦。去年開始,該區通過規范收運、財政補貼等方式鼓勵發展有機肥產業,讓養殖糞污變廢為寶,再造農業生態鏈條,取得了不錯的效果。
規范收運、補貼供需
長壽區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、西南地區最大的禽蛋生產基地,而產業的發展也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。該區境內的桃花河是長江一級支流,全長63公里,長期以來污染嚴重,水體黑臭,多數月份屬劣Ⅴ類水質,全流域368戶畜禽養殖戶是主要污染源。
去年5月,長壽區舉全區之力治理桃花河,其中畜禽養殖是整治重點,關閉、搬遷、轉產流域內198戶養殖戶。長壽區畜牧獸醫局局長張劍表示,治理畜禽養殖污染,既要考慮生態保護,也要考慮群眾增收致富,只是關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為此,長壽區一方面調整畜禽養殖產業布局,進一步優化完善禁養區、限養區、適養區的劃分,一方面于去年7月出臺政策,扶持有機肥產業發展,促進畜禽糞污再利用。
政策規定,養殖戶應將畜禽糞便清運至儲存池或收集箱暫存,有機肥生產企業每日轉運;對新建、改擴建儲存池和購置收集箱的養殖戶,每立方米分別給予150元、75元、1500元的補貼;對企業專業收集車輛給予每輛3萬元補貼,企業利用畜禽糞污生產有機肥按每噸100元給予補貼;對使用有機肥的種植戶給予每噸200元的補貼。
政策落實一年來,長壽區一些集中養殖區環境有了明顯改觀。記者在葛蘭鎮馮莊村看到,這里蛋雞養殖戶有十多家。一位村民指著路邊的畜禽糞便儲存池說:“以前養殖戶把雞糞到處亂扔,臭氣熏天,現在糞污都集中放到儲存池里,有車輛定時運走,村里環境干凈多了。”
扶持政策讓有機肥生產企業嘗到了甜頭,加快了產業發展。長壽區拓陽科技有限公司去年與當地100多家養殖戶簽訂了糞污處理協議。該公司技術負責人雷興林說:“以前收集糞便原料要給養殖戶每噸38元,現在政府補貼之后原料相當于免費,企業只需支付運輸費用,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,今年我們的年產量要達到5萬噸。”
讓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
當前我國土地無節制耕種現象突出,造成土地肥力下降,加之過量使用化肥,土壤結構破壞、板結嚴重,土地質量日趨惡化。有機肥能夠有效改良土壤,提高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,同時還能提高農產品質量,保障食品安全。
重慶益豐生物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偉介紹,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技術早已成熟,但由于農民一般可以自己獲得畜禽糞便,同時施用有機肥短期內無法提高產量,除對農產品質量有較高要求的規模農業公司外,有機肥市場認可度不高。
為幫助有機肥企業打開市場,長壽區相關部門多次組織宣傳和推介活動,讓種植戶了解和使用有機肥。恒河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長壽區葛蘭鎮種植4000多畝晚橘、檸檬,該公司一名技術人員說:“以前公司施用的都是化肥,去年在政府的宣傳下使用了170多噸有機肥,果質有了明顯提升,今年還將繼續加大有機肥使用量。”
長壽區畜牧獸醫局干部介紹,去年桃花河流域補貼農戶使用有機肥600多噸,今年政府還將加大推廣宣傳力度,讓更多農民認可有機肥。一年來,長壽區4家專業化有機肥生產企業處理畜禽糞便6萬噸,生產有機肥4萬噸。
除扶持有機肥生產企業外,長壽區還鼓勵部分大型養殖場通過“養殖—加工—種植”的模式,對畜禽糞便進行加工,就近銷售給種植大戶。長水禽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韋勇介紹,該公司存欄種雞20萬套,每天產生5噸糞污,通過發酵處理成肥后以每噸400多元的價格賣給周邊種植戶,一年能賺幾十萬元。
目前,長壽區已有十多家大型養殖場能夠加工處理畜禽糞便。當地畜牧獸醫局干部表示,下一步將協助相關部門對這些養殖場的有機肥加工進行規范,提高其生產質量。
業內專家表示,我國傳統上對于畜禽糞便是“自產自銷”還田當肥,在種植、養殖以及整個農業生產體系中,能量、營養是貫通的、循環的,所以傳統上并不存在養殖污染,而隨著農業產業化、養殖規;l展,種養脫節,規模養殖場的畜禽糞便很少作為肥料還田,農業生態鏈條斷裂了,污染越來越嚴重,F在長壽推廣有機肥正是要再造這一鏈條。
張劍認為,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成本高,不僅散戶難以承受,一些規模大的農業公司也負擔沉重?啃姓侄螌h保責任推給養殖戶并不現實,只有通過市場化手段,實現畜禽糞便“資源化、商品化、減量化”,使糞污加工形成產業鏈條,才能讓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。
有機肥產業還需加把力
王建偉認為,要從根本上解決畜禽糞污污染,必須綜合再利用,使畜禽糞污的肥效、養分、熱能延伸出相關產業項目,目前最簡便有效的方式就是有機肥制造。但由于目前行業標準低,一些偽劣有機肥產品坑農害農,再加上短期增產效果不明顯,有機肥市場需求量有限,企業產能未能得到有效釋放。
據統計,2013年重慶農用化肥施用量96.6萬噸(折純),平均利用率為30%左右,其中相當一部分有機物、總磷、總氮等污染物進入河流導致污染。而與此同時,該市有機肥實際年生產和銷售量不足100萬噸,消耗畜禽糞便不到500萬噸,商品化率不足10%。
受訪干部和企業認為,有機肥產業除了可以治理畜禽污染,在我國當前化肥使用量居高不下的情況下,對于實現化肥零增長目標、改善土壤有重要意義。他們建議對有機肥產業加大扶持力度。
首先要規范和引導行業發展,提高技術標準。政府可選擇規模有機肥企業給予扶持,做強做大,通過龍頭企業研發新技術,提高行業技術和管理標準,促進有機肥生產的專業化、規模化。
其次,由于使用有機肥頭幾年不會提高產量甚至會降低產量,且有機肥施用導致人工成本高,政府可建立有機肥產業發展基金,對于使用有機肥的種植戶加大補貼力度,培育和拓寬市場。同時還要加強對有機肥產品的質量監管,防止不合格產品坑農害農。
此外,許多人對于有機肥還存在認識誤區,相關部門應加強宣傳引導和示范推介,可組織種糧大戶、農業合作社到有機肥生產企業、有機肥施用地塊參觀學習,使更多人了解有機肥在提升土壤地力、保障農業安全、增加農業效益中的重要作用。